藏龙学刊

第1期【金融园地】投资银行: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

发布时间:2006-08-31   来源:   浏览次数:148  【字体:  

毕坦(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

摘  要: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六年多的运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进度已过半。国务院要求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要在2006年3月以前完成按资金回收率和现金费用率所核定的债权资产处置回收目标,并同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处置回收任务后实行商业化转型。从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以构建投资银行行为模式实现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投资银行

一、转型背景及现实需要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引起了东南亚各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衰退。此次经济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也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于是,面对当时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整体虚弱的形势,国务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改革我国金融业,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我国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1999年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AMC)注册资本由财政部拨付,总额达到100亿元(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金为60亿元人民币及5亿美元)。成立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按帐面价值收购了剥离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具体收购情况是:信达收购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3037亿元,东方收购中国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2674亿元,长城收购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3458亿元,华融收购中国工商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4077亿元。2000年,各资产管理公司和各剥离银行间的收购程序基本结束。当年11月10日,国务院公布《金融资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开始实行。在《条例》中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监督管理。在成立之初财政部明确,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期为十年,即在处置完不良资产后,资产管理公司将被关闭。

各资产管理公司总部均设在北京,在各省会城市和业务量大的公司(如深圳、大连)设办事处,总部设经营决策委员会、各业务部门及和资产处置有关的专门审查委员会,如资金财务审查委员会、资产处置审查委员会、资产评估审查委员会等,实行总裁负责制,并设有监事会。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最为典型,其组织结构见图1。

图1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经过六年多的运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进度已经超过一半。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截止2004年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阶段处置进度为53.96%(指报告期末经过处置累计回收的现金、非现金和形成的损失的总额占购入贷款原值的比率),累计处置不良资产6750.6亿元(不含政策性债转股)。处置进度最快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进度达61.91%。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一些资产处理速度快的分支机构继续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营业务的空间已经非常小,其处置资源已接近枯竭。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各资产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就显得十分紧迫。

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也成为了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关注重点。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调查后,将情况以“金融情况专报”的形式报送国务院。同期,财政部也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在广泛征求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请示》。2004年2月,国务院同意了财政部提交的这份文件。该文件提出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按现金回收率和现金费用率进行管理,各资产管理公司要在2006年年底以前完成国家分别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核定的债权资产处置回收目标,并提出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核定的资产处置目标后可以向商业化转型。4月28日,财政部印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委托代理业务、商业化收购业务的风险管理办法。其中表示允许资产管理运用资本金对政策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贷款的抵押实物资产追加必要投资。

资产管理公司向商业化转型是指实现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的商业化、市场化,改变以往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的政策性色彩。资产管理公司向商业化转型可以实现处置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更好、更快的进行不良资产处置。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扩展业务空间、拓宽业务渠道,这是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同时,资产管理公司向商业化转型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要求。因为我国银行业的存量和增量不良资产规模仍较大。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4年底,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7176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13.21%。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5.6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5.01%。次级和可疑类不良贷款总额为11974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9.7%。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持续深入,主要商业银行必然会采取诸如打包招标的形式出售不良贷款,以提高资产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同时,一些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因陷入困境而面临接管,重组,甚至清算关闭,这也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因此,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因银行自身经营不善所产生的存量不良资产和不断出现的增量不良资产,必然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利用专业化优势从事不良资产的商业化收购和处置。

笔者认为,从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条件并结合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以构建投资银行行为模式实现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转型路径。

如今所谓的投资银行是指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及项目融资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在各国的称谓并不相同。如在美国称为“投资银行”,英国称为“商人银行”,日本称为“证券公司”。我国一些以“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为名称的公司也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如“银河证券”、“湘财证券”和“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等。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被誉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连接着投资者与筹资者,实现资金供求的有效沟通和风险收益的最佳组合。其功能主要有:

一、资金供求的媒介功能。投资银行通过把投资者和筹资者直接联系起来,寻求最佳的风险和收益组合,从而达到社会资金供求的动态均衡。

二、激活证券市场的功能。投资银行通过开展证券承销、证券交易等业务在资本市场上联系了资本市场上的不同主体(证券发行者、投资者和管理组织者),从而起到了激活证券市场的作用。具体包括:对证券发行者、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提供承销、分销、代销、包销、私募和经纪行业务;通过参与交易,起到价格发现、活跃市场和保障证券价格的边疆性和稳定性作用。

三、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发展壮大所需的资金,而且对于许多新兴的企业,它们以通过投资银行发行股票或债券、吸收风险投资的方式筹集发展所必须的资金。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银行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促进产业集中的功能。投资银行通过开展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及相关咨询业务促进了产业的集中,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前进。

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要融资中介,在我国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融资方式来看,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为1:1。根据《中国人人民银行2004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2004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以贷款、股票(可流通上市股票的筹资部分)、国债和企业债四种方式新增融入的资金总计为2.9万亿元(本外币合计),其中贷款、国债、企业债和股票融资的比为82.9:10.8:1.1:5.2。根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划分方法,我国2004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小于1:4,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失调。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导致了我国部分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同时,由于直接融资占比过高,社会融资需求主要通过银行中介得到满足,使我国银行业积聚风险过重。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是由于我国尚没有形成成熟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不仅使我国部分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银行体系风险过重,还导致了因我国社会剩余资金运用渠道过窄,资金难以高效利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机制难以形成,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难以顺利进行,大量资金进行体外循环,资金外流问题比较突出,地下金融比较严重。

如今,我国社会已进入了实现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各方面均需大量投资,仅靠政府有限的手段和现有的资本市场筹集、配置资金,难以适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一个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据估计,在“十五”期间,我国有将近8万亿的资产寻求运行载体。一是会有2万亿元左右的金融资产以投资基金形式出现;二是有达2万亿元的社会保障基金寻求保值、增值渠道;三是住房公积金和房改基金达2万亿元左右;四是国有资本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的资金流量也达2万亿元左右。同时,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证券化率(股票总市值与GDP之比)较低。2000年我国的证券化率只有50%左右,若扣除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则只有10%左右。而美国这一比率为160%左右,英国达180%,韩国近150%,马来西亚也近120%。因此,我国资本市场有着强烈的拓展要求和巨大扩展空间。

在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示把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国九条”发布后,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措施。如扩大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

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要融资中介和核心,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等于为我国的投资银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业务舞台和业务扩展空间。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则为其以投资银行为模式进行商业化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转型前景。

二、转型已具备条件

依据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目前的情况,各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具备了向投资银行转型的条件。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事除投资外的所有投资银行业务,并且可以发行金融债券。财政部在2004年4月28日下发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办法》中允许资产管理公司运用资本金及资本金投资收益进行投资。

近一段时间来,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进入证券市场。2004年8月26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德隆签定资产托管协议。而德隆倒塌前直接和间接控制的金融机构超过20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各有若干。2004年10月18日,因闽发证券严重违规经营,证监会决定委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托管组行使闽发证券的经营管理权。通过对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托管,为资产管理公司拓展投资银行的证券发行和交易业务提供了经验和人员基础。而且,为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了渠道。因为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收购所托管的证券公司取得业务牌照。

在投资银行的内部结构上,一般按照所开展业务的性质划分成若干部门,还按照投资银行开展业务的高智慧特征设有研究部门。如我国的著名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按业务性质分为投资银行部、资本市场部、销售交易部、资产管理部等,并设有研究部。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便采取了类似的组织结构。特别是设立了相应的研究部门,这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银行转型是非常重要的。投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因此,必须要拥有由对各行业有深刻了解的专业分析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这样才能为其开展各项业务提供准确而充分的智力支持。

同时,我国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开展金融资产管理和处置业务,培养了一支比较熟悉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化队伍;通过对企业实施并购、重组、股票发行与承销,掌握了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公司整合、提升价值的手续;通过拓展投资业务,强化了风险意识,完善了内控机制。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主营业务的性质和相关机构的有力监管,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形成了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另外,我国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多次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最佳投资银行”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其1995年成立时资本金为1.25亿美元。我国其他的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也远低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金规模。

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从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经营和风险管理水、人才队伍以及资本实力等方面上来看都已经基本具备了向大型、综合性现代投资银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三、转型应注意的问题

在资产管理公司以投资银行为模式实现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产权的有效接转。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均由财政部拨付。属于国有独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其业务和资金来源来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性质。因为其所收购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都是国家为了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进行的政策性剥离。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的资金来源有两条:一是划转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给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部分再贷款;二是发行金融债券。这两部分资金来源都实行年利率2.25%的固定利率。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因处置不良贷款所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解决方案后报国务院批准执行。而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免效在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和承接、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所形成的资产的业务活动种的税收,还免交工商登记注册费等行政性收费。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结构设置和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体现了其政策性机构性质。

针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性机构性质,当资产管理公司于2006年底完成国家规定的处置任务后,国家应成立由相关部委组成的清算组,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本金予以保留,其它资产上缴国库。负债交国家财政核销,对于其所发行的金融债券实行划转,由国家财政兑付本息。而资产管理公司所拥有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本金作为受转总资产进行招投标,实行产权转让。转让所得划归国库,实现产权有效接转后的资产管理公司原则上应该和其它经济实体一样,不享有相关的优惠政策。

资产管理公司的产权受让人应该优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因为2006年底也是我国根据“入世”协议全面开放内地金融市场的时限,届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兼营的国外金融集团将全面进军我国。因而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应给予国内银行优先受让权。从我国目前的政策条件看,虽然我国金融业仍是“分业经营,分业临管”模式,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但是政策正在逐步放开。如以金融为核心业务的中国光大集团通过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永明人寿等金融机构全面介入金融业,成为我国开展混业经营的一块试验田。最新的动向是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我国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另外,从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承受力来看,2006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将完成,到时必将有足够的实力和条件受转。产行上,目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已不同程度的介入投资银业业务,发中国银行全资拥有中银国际,建设银行(如今的“建银股份”)改制前是中金公司第一大股东(改制后股份由“建银投资”拥有),工商银行拥有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农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中设有“投资银行处”。

资产管理公司的产权转让还可以采取独立存在、吸收机构投资者的方式。即由财政部将所有权划归国资委,由国资委采取方式结合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作为发起者成立股份公司。

总之,无论采取何种产权转让方式,都是为了使资产管理公司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独立市场主体。

资产管理公司实现向投资银行商业化转型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要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文化。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有114个办事处,总编制人数12400个,其中超过一半员工来自国有银行。因此在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上还遗留着一些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的弊端。资产管理公司现有的激励机制不甚完善。在业务考核上没有明确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责任和风险的差距,从而形成了考核和分配的平均主义色彩,也没有探索形成适合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和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薪酬制度。在其员工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片面比较收入多少,而不比较贡献大小的倾向。这样的内部机制和文化不能适应商业化转型后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无法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的竞争优势,因此资产管理公司要借产权转让的契机,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国际条件下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营造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资产管理公司在向投资银行转型前必须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在其业务活动中必然时刻面临着资本市场的各种风险,因此风险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投资银行管理的核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因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识别、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基础。从现实的情况看,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上还有较大的漏洞和不甚完善的地方。2004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对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各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共抽查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5544亿元。此次审计共查出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715.49亿元,占审计抽查金融的13%。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的违规剥离、收购不良资产和违规低价处置不良资产成了造成此类不合规资产处置和处置损失的重要原因。

资产管理公司在转型过程前还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投资银行开展的业务需要大量对特定行业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专业经济人才,需要一支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决策力和强烈团队意识的人才队伍。同时,投资银行业务的开拓性性质也要求其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具备较强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手建立人才储备资源库,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员工进入和退出机制。

四、结语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六年来,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健全社会信有秩序、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业务人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专业化优势,形成良好的内部治理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合进一步发展的激励机制,营造优秀的内部文化,完成好商业化转型,努力成为规模国际化、业务现代化的投资银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鸣,王聪,现代投资银行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 田瑞章.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
[4] 历志刚,徐可强.世纪经济报道[N].2004-03-03.
[5] 刘德福.不良资产处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 牟益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际化比较及启示[J].金融参与,1999(2).
[8] 袁刚明.中国国有企业不良负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0(5).
[9] 朱民, 黄金老.论中国资产管理公司[J].经济研究,1999(12).
[10] 黄志凌,何德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与运作设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1] 罗伯特?库恩.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校对:刘海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