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科研处党支部召开6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科研处   浏览次数:13  【字体:  

   2025年6月26日下午14:10,科研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行政楼楼五楼会议室集中开展6月份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易“弘扬三大精神,锤炼过硬作风、激励担当作为”为主题,支部书记刘国武主持学习活动,科研处全体党员参加。


   

   此次集中学习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主要包括:

   1.支部书记讲党课,支部书记刘国武同志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清正廉洁科研队伍”为题,为全体党员干部讲授党课。刘国武同志给大家讲述了中央八项规定的由来、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区别,从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实质出发,紧密联系实际,通过我省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例通报,提醒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工作,并就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清正廉洁科研队伍提出具体要求。

   刘国武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各项纪律规定,切实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做好有组织科研的实际行动,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科研各项工作,为奋力开启“新财经”改革新局面,奋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提供高质量科研成绩。

    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3.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专题学习。

   刘国武书记带领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重要论述。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烽火、自然灾害、疫情大考中铸就的奋斗精神。这三大精神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和重大考验面前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品格,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湖北篇”,是底蕴深厚的荆楚文化的“续篇”,是伟大中国精神在湖北的具体体现。

   刘国武书记要求大家要准确把握三大精神的丰富内涵,传承好、弘扬好三大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求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三大精神,从科研角度全面发力,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后,支部全体党员围绕本次专题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岗位职责,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

   副处长嵇雷同志认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场遭遇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愈挫愈勇的坚韧品质。抗疫的胜利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副处长梁涤尘同志认识到“大别山精神”体现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胸怀全局,“抗洪精神”体现共产党人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英勇斗志,以及“抗疫精神”体现共产党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伟大实践。三种精神一脉相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作为党员,将以精神为镜,在岗位上践行团结奉献、迎难而上的担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具体行动,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张静同志认为,三种精神看似隔着岁月长河,实则同根同源。它们共同诠释着:真正的民族精神,不是陈列在纪念馆的展品,而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密码,是危难时刻不假思索的选择,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王欣同志说到大别山精神是“信仰之基”,抗洪精神是“团结之力”,防疫精神是“担当之要”。要将三大精神融入血脉、将精神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罗凯同志认为大别山是红色的山,是革命的山,是英雄的山。大别山精神诞生于大别山区28年的革命实践中,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大别山精神闪耀光辉,革命先辈信念如磐、无畏奉献,要做到传承红色基因,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4.学习《湖北省学校安全条例》《湖北省学校周边安全区域管理办法》和《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等条例法规。

   支部全体党员一致认为通过学习三大精神,增强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纷纷表示要坚守初心使命,落实有组织科研,以勇于担当、从严从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奋斗精神,奋力开启“新财经”改革新局面,奋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新征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